本刊記者 徐偉倫

圖為北京延慶法院少年法庭法官正在與延慶一小的“小小法治觀察員”互動交流
“在小賣部買什么樣的食品算安全?”今年8月,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宣傳課在北京市西城區(qū)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學生和家長們踴躍地向授課法官提問。當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在這里舉辦“京法護‘未’來”青少年法治宣傳品牌啟動儀式并開展普法活動,以此為契機,北京法院系統(tǒng)將進一步融合關工委、教委等多個部門,深度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工程。
目前,北京法院已有522名干警受聘擔任531所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在為孩子們開展定制化普法的同時,與教委、學校等單位協(xié)作加強校園安全、防范校園欺凌,構建起以學校、學生需求為牽引的全新服務模型。與此同時,北京法院與教育系統(tǒng)積極合作,探索建立校園傷害糾紛一站式解紛、打造立體化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體系等新模式,以首善標準營造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法治環(huán)境。
法治副校長進校園全覆蓋
“有沒有哪位同學想在模擬法庭中扮演法官、原告、被告等角色呀?”孩子們聽后紛紛舉手。
開學前夕,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民法院迎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孩子們走進法院,深入了解司法審判工作,旁聽案件庭審,開展模擬法庭,接受法治啟蒙,開啟一場奇妙的法院之旅。
這背后,正是通州法院持續(xù)推進的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今年4月,通州法院攜手區(qū)教委舉辦“法治副校長進校園全覆蓋”啟動儀式,通過選拔法官向全區(qū)126所中小學派駐法治副校長。同時,通州法院正式出臺法官(法官助理)擔任法治副校長工作指引,圍繞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干什么”“如何干”“怎么聘”“誰來管”等問題作出體系性設計,成為該院開展法治副校長工作的“指揮棒”。依據(jù)工作指引,除了開展法治教育,法治副校長還將參與保護學生權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參與校園安全管理等方面,為學生健康成長發(fā)揮更為積極主動的作用。
在北京山區(qū),延慶法院針對轄區(qū)內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較多的實際,將法治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qū)、偏遠山區(qū)傾斜,近半的法治副校長在農村及山區(qū)學校任職,法治副校長每逢雙月還會前往任職學?!白唷? 天,指導并協(xié)助學校依法、依規(guī)處理各類涉校矛盾及糾紛。
“早些時候,法治副校長去授課沒有教材可以參考,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準備課件材料?!毖討c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俞里江此前在與區(qū)教委座談時坦言,法官有時準備的教材并不是老師、同學們需要的,算是一個短板。為此,延慶法院主動對接區(qū)教委簽訂共建協(xié)議,設立“法融青春”法官工作室,并加強法治教育課程研發(fā)力度,先后創(chuàng)設了“基礎法律知識版”“學生犯罪預防版”“教師風險提示版”“家庭教育指導版”4大種類9個具體科目的“菜單式”授課教材,供法治副校長們選擇使用。法院的努力付出,獲得了教委和師生的一致肯定,延慶區(qū)教委副主任王京奇于今年向延慶法院贈送錦旗——“校園普法責任重,心系教育友誼長”。
一站式化解校園傷害糾紛
校園傷害糾紛,作為中小學高發(fā)的糾紛類型,調處過程和結果也會直接影響到當事孩子們回歸正常校園生活的節(jié)奏和效果。
今年2月,北京市豐臺區(qū)人民法院和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共同建立起涉未成年人糾紛調解及司法確認機制、學生校園傷害糾紛一站式解決機制,半年的時間里,發(fā)生在校園的有關傷害糾紛在豐臺法院得以一站式化解,最大限度降低了糾紛處置成本和對未成年人造成的傷害。
根據(jù)新機制,在校中小學生(包括幼兒園學齡前兒童)在校園受到傷害與學校產生糾紛后,雙方都同意接受調解的,可以申請啟動學生校園傷害糾紛一站式解決機制,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接受委托并調解成功的,雙方當事人可在該中心就調解協(xié)議內容向豐臺法院少年法庭提出司法確認申請。
“前一陣我們剛通過這一機制化解了一起同班同學引發(fā)的校園傷害糾紛,只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就實現(xiàn)了案結事了?!必S臺法院王佐法庭(少年法庭)庭長趙昭說,豐臺法院的“確、立、調”一體化司法確認通道,全程運用網(wǎng)上立案、線上庭審、電子送達等信息化方式,可以為學生校園傷害糾紛當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對于豐臺法院和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共建的學生校園傷害糾紛一站式解決機制,北京市教委政策研究與法制工作處處長王艷霞認為,該機制實現(xiàn)了法律法規(guī)與解決方法的銜接,解決了實踐中重點難點問題,對實現(xiàn)依法治校有重要意義。
今年5月,豐臺法院依托學生校園傷害糾紛一站式糾紛解決機制,延伸審判職能成立“丹柿普法驛站”, 為學校開展學生家長“雙學習”提供法治教育平臺,促進學?!耙婪ㄓ蕖?、家長“依法帶娃”。在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十一學校豐臺小學校長曹君看來,“一站式”糾紛解決機制和普法驛站的建立,為解決學生校園傷害類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服務陣地,也是對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機制的有益探索。
融通發(fā)力護航成長之路
在北京,法院與教育系統(tǒng)的配合聯(lián)動遠不止于此。2022年,北京高院發(fā)布北京法院少年法庭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其中多起案例正是在法院與教委的協(xié)作下完成。
“為深入推進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北京法院少年法庭積極匯聚各方力量,不斷推進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向縱深發(fā)展?!睋?jù)北京高院未審庭庭長陳偉紅介紹,我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施行后,北京法院探索發(fā)布“家庭教育令”,建立全國法院首個家庭教育指導線上平臺,積極打造“1+X”家庭教育法治服務體系。在基層,北京市平谷、延慶、朝陽、密云等法院聯(lián)合轄區(qū)民政、教委和婦聯(lián)等有關單位及群團組織,通過會簽相關規(guī)范性文件、成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等方式,探索構建立體化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體系。
此前,未成年人王某多次伙同“朋友”盜竊商場名牌衣服、鞋子等物品,還多次利用打球之機盜竊他人手機,被法院判決構成盜竊罪。宣判后,法院的工作并未停止,法官在后期的回訪幫教過程中聯(lián)合婦聯(lián)、教委統(tǒng)籌社會資源,引導王某父母積極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職責,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推動建立健全家庭學校社會協(xié)同育人機制,并幫助王某父母處理王某刑滿釋放后的教育問題,做好家庭教育的“后半篇文章”,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
在探索構建立體化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體系的同時,北京法院著重以座談、發(fā)送司法建議等方式參與校園安全治理。今年“六一”兒童節(jié)當天,延慶法院收到延慶區(qū)教委回函,表示將結合法院此前發(fā)送的司法建議內容持續(xù)開展學生文明行為專項督導檢查,對特殊群體學生加強教育管理,定期進行防治校園欺凌工作指導。
北京高院副院長任雪峰在“京法護‘未’來”青少年法治宣傳品牌啟動儀式上表示,首都法院將在縱向整合提升全市三級法院青少年法治宣傳質量的同時,橫向融合關工委、團委、教委、婦聯(lián)等多個部門,助推家庭、學校、社會、網(wǎng)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融通發(fā)力,深度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工程。
編輯: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