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國鋒
□ 法治日報全媒體通訊員 張全連

“是黨和政府幫助我孩子圓了求學夢,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今后我一定改過自新,做守法公民!”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社區(qū)矯正對象曾某告訴《法治日報》記者。
原來,曾某獨自一人帶著孫女租?。ㄆ浣H屬均系同案犯被判監(jiān)禁刑),孫女已到小學義務教育學齡,卻因戶籍地問題,不符合在租住街道開具居住證條件,無法辦理學籍,不能入學。
鹽都區(qū)司法局在開展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入學情況排查時,了解曾某祖孫情況后,主動與派出所及曾某所租住的社區(qū)聯系,協調解決方案。最終,由鹽都司法局向社區(qū)出具曾某在矯及居住等情況說明,順利給曾某孫女辦理了學籍和入學手續(xù)。
“這是江蘇省司法廳集中開展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金秋助學’主題幫教活動的一個縮影。”江蘇省司法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切實保障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義務教育權利,秋季開學前夕,江蘇省司法廳聚焦解決監(jiān)獄罪犯、社區(qū)矯正對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安置幫教和后續(xù)照管對象等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失學、輟學問題,在全系統(tǒng)集中開展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金秋助學”主題幫教活動,指導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延伸幫扶觸角,以“橫向協作+縱向聯動”方式針對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開展困難救助、親子互動、個案心理咨詢等關愛服務,將托底幫扶輻射到每一名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截至目前,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已走訪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家庭1060戶,幫助221戶家庭落實低保政策,成功協助解決42名特殊人群子女入學、復學難題。
“多虧沭陽縣司法局出面解決孩子入學問題,這下我不用發(fā)愁了。”得知孩子順利升入初中,江蘇省沭陽縣罪犯顧某感謝連連。
顧某因犯盜竊罪、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其女兒小潔(化名)就讀于沭陽某小學六年級,即將升入初中。
小潔從小失去母親,跟隨父親顧某長住某小旅館,由旅館老板曹女士照顧。
顧某入獄后,小潔成了事實孤兒,面臨無親可投的窘迫局面。沭陽縣司法局了解情況后,立即采取定向幫扶手段,協調多部門確定曹女士為小潔臨時監(jiān)護人,為小潔提供助學幫扶金5000余元,并協調民政部門為其辦理低保,聯系教育部門免除其小學及初中階段費用,保障了小潔繼續(xù)受教育的權利。
“孩子上學是大事,我們將竭盡全力,讓特殊人群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睎|臺市司法局局長楊子江說。
東臺市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小明(化名)和小強(化名)兄弟倆生父不詳,母親在監(jiān)獄服刑,兄弟倆跟隨外祖父母生活。小明將于9月份進入小學就讀,因其母親婚后戶籍遷出,婚姻關系尚未解除,無法將戶籍遷回原籍,導致小明不能落戶,無法上學。
東臺市司法局了解情況后,組建專門工作組,積極奔走公安、檢察、民政、醫(yī)保、鎮(zhèn)政府等部門,多方協調,最終成功幫助兩名兒童辦理落戶,并解決二人撫養(yǎng)及監(jiān)護人問題。目前,小明已確定入學學校。
“解決特殊人群子女入學復學難題,是讓罪犯既暖心又安心改造的好事情。”南京女子監(jiān)獄監(jiān)獄長王志鴻認為。
南京女子監(jiān)獄罪犯李某,因犯合同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于2014年入獄服刑。家中多名未成年子女養(yǎng)育重任落到李某年近70歲的老母親身上。
2016年李某母親因長期負重勞動,半癱在床,家里所有事務均由李某11歲的大女兒操持,在家庭負擔與學業(yè)壓力疊加下,李某大女兒寫信給監(jiān)獄尋求幫助。
南京女子監(jiān)獄黨委了解情況后,制定詳細的專項幫扶計劃,切實關心李某子女成長。
今年6月,李某大女兒參加高考,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省內知名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后,她第一時間向一直關心幫助她的監(jiān)獄民警分享這個好消息,再三表示感謝。后續(xù)該監(jiān)獄將持續(xù)幫扶,直至李某刑滿釋放。
“教育路上,一個孩子都不能少?!苯K省司法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江蘇省司法廳將持續(xù)跟蹤問效,針對走訪摸排發(fā)現的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家庭急愁難盼問題,主動協調民政、教育等部門和關工委、婦聯等群團組織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協調解決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入學、轉學、復學問題,通過精準結對幫扶,做深做細做實相關工作,常態(tài)化推動“護苗”活動有效開展,促進特殊人群順利回歸融入社會。
編輯: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