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 辰
繼美團、餓了么試點取消騎手超時罰款后,10月16日,京東外賣宣布,已在深圳、南京、哈爾濱、武漢等全國25個城市試點取消騎手訂單超時罰款,改為啟用“服務分”管理機制:騎手若出現(xiàn)配送超時,將不再直接扣除現(xiàn)金,而是依據(jù)超時區(qū)間扣除相應服務分,推動管理方式從處罰約束向正向激勵轉變。美團、餓了么也是以超時扣分、準時加分的“計分制”,代替原有的超時罰款。
如果外賣送得慢,有那等的時間早就在附近吃完了,也可能耽誤接下來的行程。首先得承認,配送速度對外賣發(fā)展至關重要。
超時罰款,可以說是提高外賣配送速度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這是其存在多年的重要原因。至于何以有效,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超時罰款金額占單均收入的15%—20%,嚴重超時還可能被扣50%配送費,“時間就是金錢”以一種近乎殘忍的方式具象化了。二是容易被忽略的損失厭惡,即面對同等損失和收益時,人們對損失的敏感程度更高,帶來的負面情緒強度至少是收益的兩倍,對應到處罰與激勵對騎手行為的影響上,騎手或許對罰款更為敏感。
有效,不代表合理。外賣平臺根據(jù)路程計算配送時間,卻無法精細化考量路上堵不堵、小區(qū)讓不讓進等具體情況。外賣超時,許多時候不是騎手造成的,卻要他們承擔所有后果,有失公允。
今年9月,市場監(jiān)管總局組織起草的《外賣平臺服務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平臺、用工合作企業(yè)不應將扣款作為配送超時的主要處罰方式,涉及扣款的規(guī)則和扣款情況應充分征求工會和配送員代表的意見并進行公示,不僅體現(xiàn)了從效率優(yōu)先到以人為本的轉變,更是一種糾偏。三大外賣平臺相繼落實,有望避免超時罰款給騎手帶來過度壓力,以及其闖紅燈、逆向行駛、超速等交通違法行為帶來的公共風險。
消費者擔心配送速度下降,正常情況下是不會的。此前,談到為何玩命求快時,多名受訪騎手表示,一方面是為了多接單多賺錢,另一方面是為了避免超時懲罰。超時罰款將逐漸退出外賣舞臺,可大部分外賣平臺推行的計件工資沒有變,騎手多勞多得的意愿沒有變,主動超時的可能性不高。再者,“服務分”也好“計分制”也罷,分數(shù)高就能拿到更多獎金、接到更多訂單,顯然沒有誰會嫌自己收入高。
試點取消超時罰款,該擔心的不是消費者,反倒是平臺該進一步觀察,此舉能否真正避免騎手用安全換速度。深層次來看,平臺如何派單、如何計算配送時間、如何規(guī)劃路線、如何分配收益,種種算法、制度設計都會影響騎手行為。引導安全、高效配送,實現(xiàn)騎手、消費者、商家、平臺共贏,是個系統(tǒng)工程。
編輯: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