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春風拂面,陜西省安康市白河縣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的操場上歡聲笑語此起彼伏。3月26日,白河縣人民檢察院組織未成年人檢察干警將法治課堂搬到綠茵場上,趁著同學們中午放學時間,為大家?guī)砹艘粓雒钊M生的“反詐+自護”小課堂,給原本活力滿滿的校園,增添了濃厚的法治氛圍。
針對初中生好奇心強、易被新奇事物吸引的特點,檢察干警巧妙運用“淘寶快遞理賠”“游戲皮膚免費領”等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問答,迅速抓住學生們的注意力,講解“不點陌生鏈接、不代刷臉支付、不租售游戲賬號”的“三不”口訣,讓學生們輕松記住反詐要點。
而面對認知程度更高的高中生,檢察干警則將目光聚焦于“幫助信息網絡犯罪”的深層陷阱,通過“高價收購電話卡”“虛假賬號解凍費”等典型案例,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對“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具體含義進行了深入解讀,引導高中生提高警惕,遠離違法犯罪。
在互動環(huán)節(jié),同學們熱情高漲、踴躍參與,紛紛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遇到有人在網上威脅我該怎么辦?”“要是在學校被同學故意排擠,怎么處理才好?”干警們耐心傾聽每一個問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真實鮮活的案例,為同學們答疑解惑,給出切實可行的應對方法。同時提醒同學們不要隨意在社交平臺透露個人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若遭遇網絡威脅,務必保留聊天記錄等證據(jù),及時告知家長、老師,必要時選擇報警。在溫暖的春日陽光下,法治的種子已在少年們的心中悄然種下。
此次普法活動成效顯著,共覆蓋兩校600余名師生,發(fā)放宣傳資料700余份。據(jù)了解,白河縣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門將持續(xù)創(chuàng)新體驗式普法模式,讓法治教育如春日暖陽,既能溫暖人心,又能助力青少年茁壯成長,進一步筑牢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堅實防線,為青少年撐起一片澄澈的法治晴空。(陜西省安康市白河縣人民檢察院 黃江剛)
編輯:吳攀